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高昂的工作热情,以爱心、耐心、细心结合服务意识开展有声有色的辅导员工作。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工作的实际,着重就员工管理和服务员工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深入三个阵地,抓好三类人群,提高员工管理效能
辅导员工作涉及的面很宽,但我认为归根结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阵地:即班级、宿舍和校园活动。班级是员工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活动和班风紧密相连。辅导员深入班级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约束,有利于班级制度的完善和建立,有利于公平的进行员工的“奖、惩、助、贷”的评选,从而营造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宿舍是员工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辅导员深入宿舍,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个员工的性格、爱好、特长等情况,在与员工沟通中找到更多的共同话题,增加员工对我们的信任,便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员工工作。我经常到员工宿舍走访,通过朝夕相处,很多员工都与我无话不谈,从他们那里,我总能找到我工作中的不足及他们对我工作的期望,这些真诚的期望,总能帮助我修正工作中的偏差,使我的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如果说宿舍和班级活动是日常养成教育的话,那么校园里的课外活动则肩负着培养员工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职能。为此,我经常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本学年开展各类主题教育30余次,开展“3.25 善爱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讲好英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英雄故事线上分享会。发布老员工文明礼仪倡议书,开展防电信诈骗专项教育活动,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晨会、手抄报、黑板报评选活动。结合植树节、学习雷锋日等时间节点推送微信公众号15次,借助网络平台助力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员工开展趣味定点投篮、踢毽子比赛,依托社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丰富员工课外生活。
为提高员工管理的针对性,我将员工分为三类:一是员工干部,二是贫困生和成绩后进生,四是近期有突发事件发生的员工。对员工干部的管理,我把重点放在选拔与培养上,选拔员工干部一看人品,二看作风,三看学习,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人选确定后,我热心扶持,大胆使用,从参与、指导到幕后支持再到放手工作,循序渐进,帮助班干部尽快树立威信,适应工作,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力军。
贫困生和成绩后进生是我一直以来特别关注的群体。贫困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员工整体的稳定和贫困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后进生的成因有很多,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因而,我经常从侧面了解贫困生和成绩后进员工的学习生活情况、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过程及其成长经历,平日里多鼓励、多沟通、多交流,设身处地多为他们员工着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进而促使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
对于近期有突发事件的员工,在处理问题时我既重视制度管理,更注意感情的激发和熏陶,讲道理、摆事实,以情感人,循循善诱,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正如现代管理学所讲的,“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投入”。
二、把握规律,各有侧重,做好不同阶段的员工服务工作
做好管理工作是每一个辅导员的责任,员工从入学到成长,再到毕业就业,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成长问题,我们的工作也要把握规律,各有侧重,努力为的员工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咨询、指导工作。
新生入学阶段,面对新的环境,许多员工难免会产生学习目标缺失、自控能力较差、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帮助员工尽快适应老员工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成长阶段,成长的困惑和焦虑会逐渐增多,我们则要注意引导员工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懂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能够把握分寸,不走极端,及时协调、处理和化解矛盾。
毕业就业阶段,则要求我们集中精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大量搜集就业信息,适时地提供给他们,另一方面,则要多组织开展就业方面的座谈、讲座等活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员工就业能力。
总之,真正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我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和辛勤的劳动,细致而又艰苦。经历就是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珍惜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继续把工作做好,用热心服务员工,用关心打动员工,用真心凝聚员工,为员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